根据政府的要求,目前中国的绝大多数楼盘的车位配比是1:1.2,甚至1:2。
这样的车位比对于一线城市而言或许没有问题,但是一旦进入二三线城市,车位销售就成了营销部门最头痛的难题。
在二三线以下的城市,车位不好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
车位营销必须有明确的操作策略——到底是要快速回款,不留包袱,还是有利润要求,准备长线作战,这些问题要事先想明白。
但你必须明白,即使你有明确的策略,也往往囿于条件无法兑现,所以我们不奢望所有项目的车位都能快销+多赚。
车位难卖,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:
一、佣金低,销售没动力
目前车位佣金提点和房子的佣金提点差不多,一个车位售价15万~20万元的车位,佣金才多少一点,这点小钱在销售那里是看不上的。
在同等佣金比例的情况下,卖车位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,大家自然无心恋战。
二、不着急入住,销售难去化
车位销售是和入住紧迫程度已经入住率有关,但凡买房后不急于入住的,基本都不着急买车位。
刚需楼盘的入住倒是很积极,可是刚需客户购买力有限,刚买了房又要买车位会吃不消。
购买力没问题的盘,客户不着急入住,也是不着急买。
三、车位定价贵,客户不愿买在小城市一个车位十几万多万,这个价格比车还贵,很多人就会觉得车位太贵。
车位又不会升值,我用买车位的钱租个车位,都够租好多年了。
一般来说,车位总价/主房总价=10%就是购买车位的困难线。
200万的房子,车位在10-15万还行,超过这个价格就难卖了。
车位难卖?怎么破!
车位涨价空间不大,能跑量就坚定不移地跑量,“车位折扣券”、“买车位送储藏室”,简单粗暴直接给优惠,能有奇效。
1、刚需项目,要跑量
尤其是刚需或刚改盘,只要外部车位可租或免费停车位充足,你的车位永远“啃不动”。
对于刚需或刚改就要强力整治外围,减少外围停车空间,甚至可以联合交管部门对于项目周边乱停乱放的车辆直接贴罚单。
2、高端项目,制造卖压高端项目就要让客户有恐惧感,现在不买车位,好位置都会让别人买走了,你买的都是别人剩下的。制造卖压,不断刺激客户。
制造卖压——不给客户缓冲时间。
提前一周天放出消息,提前3天通知开售,不给与客户串联的时间,通过紧张的时间制造卖压。
制造卖压——一口价,越是先买越划得来。
人都有占便宜心态,车位直接一口价,但是车位和车位又有差异。距离单元门近的,人防门边上大尺寸的,这些车位就会被抢着要。
制造卖压——线上开盘,制造信息不对称。
不给业主线下见面的可能,同时还要求所有业主,不管买不买,当日都要登录系统,通过制造信息不对称,再次制造卖压。
制造卖压——当天直接选,视觉刺激。
开售前不收取客户任何意向金,就让客户在开盘当天,在线上选购一个车位,看着车位一个接着一个变红,强烈的视觉刺激直接激发客户紧迫感。
制造卖压——人防车位,对所有业主公平开放
在车位开售前,发文告知业主“人防车位的处置方案”,在车位图上只显示人防区域,不显示具体车位量等详细信息,让客户从感官上造成车位总量的稀缺性。
让那些抱着不买车位,一心想着租人防车位的业主产生恐慌,所有人防车位对所有业主开放租赁。
3、“有车无位”的种种不便,制造焦虑有车位的房子才好转手,有车位的房子可以卖的更值钱。
车停在路边被蹭、被刮、被盗的恐惧,以及在严寒酷暑、狂风暴雨等“极限气候”,辅以强势说辞:“狂风把树刮倒,不仅砸到车还砸到人;地下车位对车辆的保护,至少可以提升车辆寿命5年“。
尤其是夏季,暴晒极易导致线路老化,使车辆自燃率升高;胎压升高,轮胎老化,爆胎可能性增大;机油温度过高,发动机内部受损等。把车停在外面的停车费、修车费以及时间成本也非常高等,摆事实、讲道理、用数据给客户算账,让客户感到焦虑。

4、从规划端就想好,源头处解决好车位问题
规划车位时要清楚,不管地上还是地下,车库都比车位好卖一百倍,能做车库就做车库。
小区尽可能做到人车分流,地面上就是人行动线,决不允许任何一辆车出现。
地下的机械车位很难卖,而且也卖不上价,规划了机械车位能保本就快卖。
5、高端改善型项目,配置“五星级地下车库”
高端项目的地库一定要配置的高端,停车场出入口一定要有车牌识别系统。
地下停车场一定要干净(有各类美化点缀更好)。
灯光一定要亮,监控摄像头一定要大,辅助停车标识一定要全(墙柱面分色、地面标线清晰)。
拐弯转角处一定要有凸面镜,车位锁一定要上(必要时上两把),减速带一定要多,已售车位的权属提示牌一定要挂。
6、交房前开售车位,是车位销售铁律
车位的销售一定是在交房前,绝对不能交房后才开售。
现在开发商造出来的房子,没有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家的房子没一点问题,就算那些头部大牌房企亦如此。
交房即维权的案例比比皆是,一旦先交房,客户的首要关注度就会在房子品质上,而一旦发生维权事件,那么车位销售工作就会遭到重大影响。
7、不把车位当投资品,而是家庭标配舒居品
现在很多地方,尤其是经济比较好一点的县市,富裕的人们都追求舒适度。
人安了家,车同步安家也是很自然的需求了。当大家都开始重视居住舒适度了,那么车位的属性也就变了。
现在买个手机要套个壳,买个车要覆盖膜。
车位是什么?是生活享受的标配。
从地下入库直接到门口,完全不担心刮风下雨。车位不是投资品,而是保证出行舒适度的享受性配置。
车对一个家庭而言,不是一个简单的物件,可以算得上是一名家庭成员。你去4s店给车保养的次数一定多过你去医院给自己保养的次数。
车承载着情感和记忆,开习惯的自己的车,方方面面都很舒服,车就好比是你的伙伴。
当男人压力很大时,回家之前都会在自己的车里点上一根烟让自己平复心绪。
你养一个宠物,都要给它搭建一个窝。你的爱车,陪伴你走过那么多的地方,去做过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情,难道你不应该给它个位置?
最后总结,不管哪类项目,同批车位最多只有一次集中开盘销售的机会,成或不成,之后皆是平销。
车位销售,一定要打好组合拳,力争首开一举攻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