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想买个车,可是一看小区停车位的紧俏,感觉也不比摇号买车容易,今天我们来聊下小区停车位的经济效率问题。
汽车保有量
现在汽车已十分普及,基本上每5人就有一辆汽车,大家从日益拥堵的早晚高峰应该也有深刻体会。
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最新数据,截至2020年6月底,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超2.7亿辆(占机动车总保有量的75%),同比增长13%,全国汽车驾驶员人数超过4亿人,同比增长8%。全国有12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,31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,69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(均为累计概念),其中前10位分别为北京、成都、重庆、苏州、上海、郑州、西安、武汉、深圳、东莞,前两位的北京、成都分别已超600万辆和500万辆。
汽车保有量的持续攀升也必然带来停车难、停车贵等衍生问题。
小区停车乱象
随着科技的进步、生产效率的提高、汽车的更新换代,汽车的价格越来越便宜,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,现在买车的人越来越多,而小区的停车问题也日益凸显。
很多小区的停车位已经饱和或者超载,没有固定停车位的车主只能见缝插针将车停在小区车道的两侧,有的停在小区外面的大街上,有的甚至停在消防通道上。这样本来并不宽的小道也更加拥挤,不光造成居民的出行不便,也增加了贴单的风险及安全隐患。
一些解决建议
停车位的供需问题是市场问题,需要用市场的手段去解决和优化。因为停车位使用的是公共空间,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,最好还是要进行收费及管理的。收费一面可以雇人进行日常管理及维护,另一面也可以引入一些新技术,优化车主的体验,提升使用效率及管理效率。
打个比方,比如说现在小区的固定停车位收费是1000元/年,固定停车位没有了,流动停车位(先到先得)的停车费可能便宜些如800元/年。这样上面所述的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决,还有很多车主在排位等停车位,也有很多车主的固定停车位使用效率也不高。基于这些情况,个人有如下建议:
1、差异化定价。为提高车位的使用效率,缩减固定停车位的数量,当然要用市场的手段。举例:如原来停车位的收费是1000元/年,现在可以将固定停车位的停车费提高到3000元/年,而将流动停车位的停车费降至800元/年,非小区的流动车辆可以按小时收费如20-30元/小时。看下钱包,这样固定停车位的闲置问题应该会改善些,而流动停车位的数量也会对应增加。
2、利用周边写字楼停车场。现在市里的一些小区附近也有很多写字楼,而写字楼停车场最大的特点是工作时间车多,非工作时间车辆很少。小区可以统一与写字楼协商,如小区的车主在工作日18点或19点后可以将车停在写字楼的停车场,早7点半或8点前需将车开走,当然节假日可以放松。这样写字楼也实现了创收及利用率的提升,而小区的一部分车辆也得到了分流,互惠互利。
3、分类管理。小区和写字楼内可以统一发放便于分辨的停车证,如小区固定停车位的车主是蓝色,小区流动停车位的车主是绿色,写字楼工作车主是橙色的。固定车位可以写上车牌号,或者用LED地灯等显示,一目了然,这样也便于管理。
社区是我们的家,从点滴改变开始,把停车位管理做些改善,利人利己,可以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。不知,您的小区是否也有类似的问题,您还有什么好的建议?